
《靜聽松風圖》 (南宋)馬麟 繪 圖片選自《云舒浪卷——南宋時期的名畫》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很多人解讀繪畫藝術,只是局限于作品的技法、傳承、特色,大多都屬于收藏、鑒定等專業范疇。然而,在陳文璟撰寫的《云舒浪卷——南宋時期的名畫》一書中,卻是談文化精神多,講藝術技法少。陳文璟認為:文化是藝術的根本,繪畫中的文化精神是繪畫作品的靈魂,而這恰恰是南宋繪畫具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能延續發展的根本。
在今天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里,我們常常會忘記文化的重要,而去追尋一些看似更近、更美、更華麗的東西。書中講述了南宋畫家李唐的選擇,他踏上了一條艱險的道路——從金國長途跋涉到臨安,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而當時他已經是一個老人。是什么力量使他有這么大的勇氣和信心?是對于文化的依賴感和歸屬感,是一種敬畏心和使命感,是對于文化精神的認同和自信,不得不說,李唐的文化成就,與此息息相關。
此書結合當代的很多文化現象進行古今比較和剖析,為我們展示了南宋畫家創作的一幅幅充滿文化敬畏心和使命感的作品,文筆流暢,語言灑脫,余味綿長,這大概就是讀書的樂趣。
《云舒浪卷——南宋時期的名畫》 陳文璟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