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 —前256年) 英文名:The Zhou Dynasty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傳30代37王,延續約800年時間。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周部落興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領的時候,他的統治使周部落勢力強盛,死后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才有條件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采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并進行了東征。此后周朝向外擴張長年不斷,并對周邊的一些國家分封了諸侯國,疆域覆蓋了長江、黃河流域和今天的東北、華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侖丘。周厲王時,周朝的統治開始衰落。宣王即位后,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統治,在對外征討和開拓疆域上接連取得勝利,出現了“宣王中興”。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寵幸妃子褒姒,用人不當,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民怨沸騰,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將都城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東周之后的周王室大權旁落,諸侯紛爭加劇,進入了列國征戰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周朝的統治很有特點,主要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與禮樂制,對以后的社會有很大影響。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治范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國號釋義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于周原(今陜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后,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鎬(今陜西西安西南),后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之稱。
上一篇:商朝
下一篇:春秋戰國
如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利,請 聯系我們,我們24小時做出處理。謝謝!
|